辛弃疾最经典的十首词,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2023/2/5 来源:不详北京著名皮肤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辛弃疾是南宋最著名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龙”,他与北宋的苏轼合称“苏辛”,是豪放词风的代表人物。
辛弃疾共存词六百二十多首,今天我选出十首他最经典的代表作品,跟大家一起欣赏。
辛弃疾雕像
一、《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元年()秋,此时,辛弃疾在时任建康留守叶衡的幕府中当参议官。
辛弃疾本是怀着报国之志,从金国统治区跋涉千万里来投奔南宋朝廷,然而他却一直得不到重用,内心的愤懑可想而知。因此,辛弃疾借登临赏心亭之际,写下了这首词,抒发英雄失意、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词的上阕写景。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江水奔流,直到天边。词人登亭远望,目光极处,远山层层叠叠,有的像美人头上的玉簪,有的像美人头上的发髻,煞是好看。然而,一想到还有一半山河沦陷敌手,眼前的山河反而引起了词人内心无限的愁恨。
落日挂在楼头,鸿雁发出悲鸣,他这个客居江面的游子,看遍了手中的宝剑,拍遍了亭上的栏杆,一腔愤懑无处诉说,没有人理解他内心的一腔热血。
词的下阕,连胜张翰、许汜、桓温三人的典故,传达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无限伤感之情。
词人不想像张翰那样,因为思念家乡菜,便辞官归家,也不想像许汜那样,身处乱世,家国破碎,却只知求田问舍,连刘备都看不起他。词人的内心,一直怀着收复失地的壮志,然而时光一天天逝去,他却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当年桓温北征,看到曾经种在琅琊的树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不禁感慨地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而现在,词人看着亭外的树,他就像那些树,还能经受多少风吹雨打呢?
词的最后说,想要请求一二红颜知己,擦拭自己伤心的泪水,都找不到。再次强化了词人无人理解的孤独处境。
辛弃疾书法《去国帖》
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写于淳熙二、三年(、)间,此时,辛弃疾调任江西提点刑狱。造口,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南。北宋覆灭之时,金兵追拿隆裕太后,隆裕太后逃亡之里,曾经过造口,因此经过造口时,触景生情,在石壁上题写了这首词。
郁孤台下,江水东流,江水之中,不知蕴含着多少行人的泪水。行人,指的就是逃亡的隆裕太后。回到现实,词人举头望向西北,想看到北宋故都开封,但视线被无数高山遮挡。
青山遮不住江水,江水最终还是东流入海,但却遮住了词人的视线,遮住了南宋万民,他们都回到了北国了。日暮,词人站在江边,内心充满悲愁,只听到深山中鹧鸪的叫声。
清人陈廷焯《云韶集》中评:“血泪淋漓,古今让其独步。结二语号呼痛哭,音节之悲,至今隐隐在耳。”
三、《摸鱼儿》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从词前的小序可知,这首词这首词写于淳熙六年(),这时辛弃疾由湖此转运副使调任湖南转运副使,他的同僚王正之在小山亭设宴为他饯行,辛弃疾在宴席上写下了。
辛弃疾的字
这首词采用传统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来讽喻时事,感慨个人命运。
词的上阕写惜春,以春去花残喻时光流逝、理想破灭。时节已是暮春,还能经得起几次风雨吹打呢?因为惜春,经常担心花开得太早,因为开得早也落得早,更何况现在已经落红满地。春天啊!请你停下你的脚步,那春草已经铺到天边,遮断了归路。然而春天一句话也不说就已离去,只有那屋檐下的蜘蛛,为了留住春天,殷勤地结网,网住那些飞离的柳絮。
下阕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写词人内心的失意。居住在长门宫中的陈皇后,曾经也是让人嫉妒在对象,后来却只能幽居冷宫,在心里一次又一次地期盼着与汉武帝相会的佳期,又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纵然她能用千金买得司马相如为她写《长门赋》,但她内心的感情,能向谁倾诉呢?
接下来,词人用杨玉环、赵飞燕的故事,警告那引起跳梁小丑,说你们不要太得意,你没看到杨玉环赵飞燕,最终都死于非命、化为尘土了吗?
词的最后,回到眼前,词人满怀愁绪,但却自劝,不要登高远望,因为那快要落山的夕阳,正照着那被迷雾笼罩的杨柳,远远望去,一片迷茫,更令人断肠。
这首词的形式是婉约的,内容却是热烈的,在含蓄婉约的外衣之下,包裹着一颗火热的心。夏承焘先生评价其为“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四、《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淳熙八年()冬,辛弃疾被御史王蔺弹劾,说他“奸贪凶暴”、“肆厥贪求”,他因此丢官,在带湖赋闲十年。闲居期间,辛弃疾经常到博山浏览,一次浏览之余,诗兴大发,他在路旁的石壁上题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阕写,少年之时,根本不懂什么是愁,但却喜欢登楼望远,为赋新词,强作有愁。上阕四句,是为了衬托下阕。
下阕起句“而今识尽愁滋味”,按照读者的心理预期,接下来应该写真正的“愁”是怎样的,然而辛弃疾却重复了两句“欲说还休”,最后以一句淡语“却道天凉好个秋”结束全篇,让读者的心理预期全部落空,但当我们仔细品味,却又能词人那复杂的“愁滋味”。这就是不写之写,高妙无比。
五、《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词,风格多种多样,他不仅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婉约含蓄的词作。这首《青玉案·元夕》,就是他婉约词风的代表名篇。
赵朴初书《青玉案·元夕》
这首词是写元宵佳节之际,词人在繁华的街市上,寻找佳人知己。
上阕写元宵佳节繁华喧闹的街市。元宵之夜,处处张灯结彩,仿佛确是风中开满了鲜花,满天飘荡的烟花,就像天上的星星被春风吹落下来了,大街上,到处是华美的马车,马车时还不时传出阵阵香气。
凤箫吹奏着动人的乐曲,整个夜晚,到处飞舞着漂亮的鱼龙花灯。
下阕写词人追寻佳人知己。一群身着漂亮衣物、散发着香气的美女,语笑嫣然地从词人身旁走过,词人却没有看到自己要找的人。词人在喧嚣的人群中,千百次地寻找,渴望见到那个心中的身影,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
夜已将尽,灯火已经稀疏,正当词人失望之际,一回头,她就站在那稀疏的灯火之下。
在这繁华喧闹的世上,一个独处于烟火清冷之地的人,必有他人那及的胸襟怀抱,这样的人,才能成为辛弃疾的知己。
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陈同甫即陈亮,是辛弃疾志同道合的挚友,两人都主张抗金,因此都受到了南宋朝廷的打压。这首写给陈亮的词,便是抒写两人心中共同的抗金志向。
醉意之中,词人挑亮灯光,反复地看自己的宝剑,睡梦中,词人回到了号角声不断的军营之中,在军营里,将士们一起烤牛肉,听塞外的音乐,在秋日的战场上检阅军队。
战场上的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快,弓弦像雷声一样响。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在战场上为君王实现统一天下的事业,赢得身前死后的盛名,可是这一切却只能在梦中实现,现实中,我们都成为了无所作为的白发老人。
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此时,主战派的韩侂胄主政,积极筹划北伐,六十六岁的辛弃疾被起用,担任镇江知府。然而,韩侂冑轻敌冒进,与辛弃疾在战略上多有不合,不久,辛弃疾就被调离了镇江。
这首《永遇乐》,辛弃疾通过镇江之地的历史典故,暗讽韩侂胄轻敌冒进的行为,表达自己虽已老迈,但仍有杀敌报国的决心。
江山流转,现在已经找不到当年的英雄孙权的遗迹,无论是繁华的亭台楼阁,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都在风吹雨打中消散。那夕阳下的荒草野树之中,那平常街巷的房舍里,曾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居住过的地方。想当所,刘裕率领着强大的军队北伐,气吞万里,是多么的威武雄壮。
然而,刘裕的儿子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听信臣子封狼居胥的豪言,草率北代,结果惨败,被北方追来的敌人吓得仓皇失措。
抬头远望,回想起自己四十三年前从北地生擒叛押到南方来,那时扬州的道路上,到处是抗金的战火,而现在,老百姓却把佛狸祠当成供奉神祗的地方,完全忘了这里曾是异族皇帝拓拔焘的行宫。自己的爱国之心老而不衰,多尴尬有谁能像当年赵王询问廉颇能不能吃饭那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