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人社篇丨湘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3/2/20 来源:不详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人社篇
守护莲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湘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这十年
郑镱慧子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年,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面对中外记者庄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追光而行,走过十年。时间的卷轴上,铺展着湘潭人社不断稳就业、强保障、抓人才、优服务、护民生的历史进程。
年以来,湘潭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26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万人、32.19万人、39.62万人增加到万、37.78万、43.93万人;目前人才资源总量达到了39.2万人;全市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数量、涉及人数、涉及金额逐年下降。这串民生“硬”数据背后,凝结着湘潭人社整整10年的政治担当和辛劳汗水——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改革不断深化,人社事业稳步向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民生持续改善,莲城人民有了更多获得感。
就业优先,确保民乐其业湘潭人社“三送”活动进社区。
32岁的胡月祥3年前从广州辞职返乡创业,瞄准了湘潭县湘莲特色产业,申请了创业贴息贷款后,顺利创办湘莲基地,到今年已成规模,吸纳了当地2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
42岁的龙艳玲原本靠打零工,和生病的丈夫相依为命,属于城镇低收入家庭。两年前,湘潭市人社部门为她就近申报了公益性岗位。如今,她在所住的和谐小区做保安,实现了家门口稳定就业。
46岁的杨素年1年多前从育婴员培训机构毕业,成为一名专职月嫂,半个月前,她刚刚迎接了职业生涯中的第10个宝宝。
……
在湘潭百余万就业人员组成的大市场里,就业的故事丰富多彩,扣人心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叠加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在此宏观背景下,湘潭全力以赴破难题、增活力、蹚新路,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稳主体、拓岗位,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湘潭市推出《湘潭市强化企业招工服务二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暖企政策,全力推进走基层解难题“百人百企百事”惠企服务活动,优先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全力稳定企业发展、培育市场主体,为企业发展注入“活水”。同时通过推动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基层就业,多渠道挖掘拓展就业空间,全力促进更加充分就业。
促转型、强技能,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创立“学徒制”“金蓝领”、实施“莲城工匠”建设工程、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政府补贴职业培训向新型优势产业链倾斜……10年来,湘潭人社着力以技能赋能破解就业难题,助推高质量就业。
湘潭人社积极组织招聘活动助力就业。
增渠道、转方式,就业服务提效能。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湘潭市人社部门从岗位开发、供需对接、援企稳岗、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失业预防等方面综合施策,开展“高校学子名企行”、“百家名企高校行”、“魅力莲城,职等你来”、“湘融湘爱春暖农民工”、大学生校园夜谈创业沙龙、就业援助月等各类专项活动,全力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
另外,随着劳动用工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湘潭还逐步健全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颁布实施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章,通过强化考核问责,筑牢源头治理,依法严查案件等方式,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让劳动者得以更好地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
数字和事实永远最有说服力。10年来,全市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60.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处于4.5%以下,自年起湘潭就业工作连续4年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表彰激励;就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新业态、新亮点涌现,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对湘潭就业工作典型经验做法给予了通报表扬。
社保惠民,助力幸福“翻倍”
湘潭人社开展政策集中宣传活动。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社会保障工作连着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湘潭人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以务实有效举措落实社会保障领域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这10年,抓改革,统一制度,实现制度公平;抓扩面,把更多的人纳入社保体系,实现应保必保;抓机制健全,合理调整,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抓保大局,减轻企业负担,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抓基金调剂统筹,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抓管理监督,完善基金风险防控体系,守好“保命钱”。
与此同时,紧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落实。面对老年生活更有质量的期盼,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实施由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保险制度,让职工退休后都有一份收入;面对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需求,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优化工伤康复确认流程和缩短确认时限,为职工群众健康安全撑起“保护伞”。
党的十八大以来,湘潭市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从元增长到元;工伤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升,在年享受待遇人数从人增长至人的情况下,基金支出增长近4.61倍,达到2.58亿元,为广大工伤职工提供了更有力的医疗救治和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退捕渔民享受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工伤保险创新建设工程按项目参保方式,失业保险扩围保障城乡所有参保失业人员,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全市城乡居保扶贫人数达19.6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人员10.79万人,低保对象3.90万人,特困人员5万人。
“生活有了保障,日子更有奔头。”政府代缴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雨湖区鹤岭镇重度残疾农民崔大叔领上养老金,喜笑颜开;市民肖奇栏工伤后,规定范围内16万元医药费全部报销,拿到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领取伤残津贴;市民李西芳大姐退休10年,养老金涨了2倍多,日子有滋有味。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多年前孔子描绘的理想社会,已然徐徐照进莲城现实。
引才培智,驱动创新之力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10年来,湘潭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莲城、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
“弟子三千,不如论文一篇。”曾经,人们用这句话形容教师评职称的境况。只专注于教学的教师,如果没有论文专著,在职称评定上就毫无优势。
如今,这一现象逐步得到扭转。没有足够“达标”论文的湘潭县石潭镇古城中学刘长林老师,凭借38年来全身心扑在教学一线的赫赫成绩,晋升为“资深乡村教师”,享受副高待遇。“新的政策导向,给我们教学为主型教师吃了一颗‘定心丸’。”刘长林欣喜地说。
湘潭人社系统业务大练兵活动现场。
在职称评定中,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等是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人才的呼声,就是改革的方向。近年来,湘潭人社逐步出台多个行业专技人员职称评审改革方案,打破学历、论文等条框限制,让更多“田秀才”“土专家”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同时,不断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授权,更好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深化人才激励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一项项制度举措环环相扣,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湘潭市人才“红利”持续释放。
破桎梏,还要栽“梧桐”。
湘潭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颁奖典礼暨“匠育良才”——艾爱国技能传帮带活动启动仪式。
今年4月,一场“聚才湘潭、价值莲城”的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湘潭“十大人才行动”,组建湘潭人才集团,并发布了相关政策,对团队最高奖励万元,个人最高奖励万元的新政,引起媒体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