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壮大金台资讯

2022/9/12 来源:不详

东丰农民画

吕延春创作作品《有余图》

火热民博会(本栏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展位前人头攒动,民间艺术品琳琅满目,这是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13届长春民博会留给人们的印象。吉林省很多民间艺术通过这一载体走入寻常百姓家,走向市场。18年13届,从民博会发展足迹窥见近年来吉林省民间艺术蓬勃发展之一斑。如今,民间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化趋势越发显著,成为吉林省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元素。

民博会让民间艺术走向市场

提起长春民博会,吉林民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全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述不尽的情感。

自从年第一届长春民博会举办那刻起,王成全便与民博会、民间艺术结下割舍不断的缘分。当年,他只是辅助办展,在那之前,他对民间艺术了解并不多。当他在展会上看到东丰农民画,雕刻精致的松花石砚,惟妙惟肖的浪木根雕、剪纸、刀画等来自吉林省各地的民间艺术品,以及象帽舞、长鼓舞等精彩文艺演出,内心为之一震。这时他才意识到民间艺术博大精深,也是从那时起,他爱上了民间艺术,决意为其发展尽份绵薄之力。这一想法随着民博会一届接着一届举办,越发强烈,他的身份也由最初的办展配角转变为自己办展的主角。时至今日,办好每一届展会成为王成全最大的心愿。正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他的不断努力下,民博会由最初的省内展会演变成国际性文化盛会,先后荣获“全国知名品牌展会”“中国会展经济产业贡献奖”“政府主导型展会百强”等殊荣,已成为“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展会”和“中国十大优秀特色展会”。随着民博会的壮大,我省各地民间艺术也借助这一载体,名声远播。

“年第一届长春民博会,创造了历届民博会逛展人数之最,单日达15万人次,在长江路、欧亚卖场、会展中心都办过展会,甚至还在延边、辽宁等地办过分会场……第10届长春民博会销售2.6亿元,11届2.3亿元,12届3亿元,13届2.2亿元。”回忆民博会,王成全如数家珍。他说,在历届民博会销售总额中,民间艺术品占比三分之一。可以说,民博会给民间艺术品搭建了一个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销售平台。每届展会都会举办多场民间艺术表演,像延边象帽舞、长鼓舞等表演类民间艺术因此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也是民间艺术对外展示的平台。

历时近20年的发展积淀,民博会形成了自有品牌,这种品牌效应对促进民间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王成全的办公室,摆挂着多种省内民间艺术品,不仅如此,他还专门拿出屋子用于收藏。对民间艺术的爱好和民博会的执著,把展会不停办下去、助力民间艺术发展,已经成为王成全骨子里一种内在动力和精神追求。

民间艺术产业化在传承中发展

“东丰农民画具有拙朴童稚的构图形式,色彩浓烈、造型夸张。”东丰县农民画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吕延春说,“早期主要反映关东民俗、衣食住行等方面,现在的题材以反映时代主旋律为主,成为展示东丰形象的亮丽名片和文化品牌。”

回忆农民画发展历程,身为吕氏农民画传承人的吕延春深有感触地说,民间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传承精神的延续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吕延春介绍,东丰农民画最早源自李氏、吕氏、刘氏家族祖传画艺、木雕、剪纸、枕头顶、壁画、版画、彩棚画、玻璃画、毛草纸画等民间美术,逐渐演变成独具民间色彩的绘画形式。上世纪70年代初,东丰县秀水(现为南屯基镇)出现了农民绘画小组,后有多名农民开始创作绘画作品,农民画才得以兴起。如今农民画经历4代画家的传承和延续,可谓风生水起。为推动农民画产业化发展,东丰县出台多项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在全县中小学第二课堂设农民画课程,为农民画事业培养后备人才。如今,全县农民画创作队伍达上万人。

近年来,东丰县不断完善“自、联、展、贸、推”的“五位一体”营销手段,健全了农民画营销中介体系,实现了由单纯艺术创作向市场化、产业化之路的跨越发展和重大突破。同时,也强化了农民画衍生品的研发,将农民画元素植入丝巾、文化衫、卷轴、装饰装修生活用品、旅游纪念品等各个领域,拓宽了农民画产业发展渠道,形成政府扶持、公司运营、市场运作的经营模式,产业收入逐年上升。

说起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67岁的郝荣田可谓是浪木根艺的见证者。他从小跟父亲学习木工技艺,在参加吉林市松花湖浪木艺术研究会举办的活动时接触到了根雕。从那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根雕生涯,在他眼里这是一门“七分自然三分雕琢”艺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根雕技艺娴熟精湛的他,10多年前便开始产业化发展,如今不仅有根雕工作室和根艺展示大厅,还有自己的运营公司。他说,浪木艺术在吉林市早就形成产业化,吉林市曾举办国际性展会,吉林市松花湖浪木艺术研究会有数百人,分布在吉林市各地,像他这样公司化运营的也不少。

从事松花石雕刻的崔小华是河北保定人,年来到我省,在白山市江源区雕刻松花石砚。他说:“10余年间,感受到松花石产业发展速度太快,在江源区不仅有长白山松花石博物馆而且还在打造‘中国松花石小镇’,松花石产业快速发展带动松花石雕刻艺术产业化,雕刻艺术应用也不只原来的砚台,还有摆件、茶具等,这方面的艺人也汇聚而来,雕刻艺术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和传承。”

丰富载体构筑蓬勃发展基石

“截至今年9月,我们有省级会员多人,其中年新加入的省级会员有余人,今年又有很多人加入……”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苏丽萍说,这些人仅仅是吉林省从事民间艺术的工作者中一部分。但从数字变化可以看出,近年来吉林省从事民间艺术的人数在逐年增多。

曾经鲜为人知的民间艺术,如今从业者众多。究其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因载体不断丰富使民间艺术不断壮大,由最初的“巷子之酒”到如今的香飘万里。

苏丽萍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展示吉林省优秀民间艺术,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多彩民艺惠民”“民间文艺进社区”“民间文艺志愿者送文化下基层”等活动。此外还组织民间文艺家积极参加全省文化惠民以及全国性民间文艺展览和评奖等活动,搭建民间艺术成果荟萃的展台,民间艺术新人、新品、新技展示的舞台,为民间艺术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年在江西省万安县举办的‘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展中,吉林省有56幅作品入展;年,组织民间文艺家参加第三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路小希、姜淑艳等5名艺术家在展会上获得金奖;由协会推荐的李燕作品《卧底鱼》被评为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回忆起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参与活动取得的成绩,苏丽萍娓娓道来。她说,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通过组织参加各种活动,扩大吉林省民间文艺家的知名度和视野,带动和助推民间艺术发展。

为了培植民间艺术发展土壤,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民间文艺家走进农村、社区进行民间工艺现场教学,并推荐利省民间艺术家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文艺培训,通过这些方式培养从业人才并提高民间艺术的认知度。不仅如此,该协会还参与编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吉林卷(一)》《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吉林卷》等出版项目,为挖掘和保护吉林省民间艺术、丰富民间艺术品类奠定基础。

树高千尺,根植厚土。吉林省丰厚的地域文化与资源,孕育出种类众多的民间艺术,像剪纸、刀画、农民画、根雕、松花石雕刻等民间艺术在政府的推动下和几代艺人的传承中壮大起来,走上品牌化、产业化道路,踏上产业化链条式发展快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