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一千年古县和安徽一县重名,希望撤县

2024/8/20 来源:不详

江西简称“赣”,位于中国的东南部地区,唐朝玄宗时期设立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江西是革命老区,历史人文浓厚,在江西的众多县中,有一座非常的耀眼,具有千年历史,名字寓意吉祥,非常好听,是江西的一颗明珠。这就是位于井冈山东麓的泰和县(因安徽皖北的太和县拼音名字和泰和县一样所以只听音的话容易被搞混),泰和县自古即为水陆通衢重地,上古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天下分为九州之时,泰和归属当时的扬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泰和曾先后为吴国、越国、楚国之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立郡县制,泰和隶属九江郡管辖。西汉时,曾为庐陵县,公元年的建安四年时,置设西昌县,为庐陵郡治所之地。三国时期,曾为吴国所管辖,并设东昌县,归辖庐陵郡。西晋时,迁郡治到石阳西昌仍属庐陵郡。隋朝时于公元年即隋开皇9年,重设西昌县,次年而并东昌、广兴、永新废掉西昌县而设安丰县。公元年即隋开皇11年,属吉州,更名为泰和县(此为泰和县的名字初始),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取其意而命名。唐朝时,置设南平州,泰和为州治所,下辖泰和、东昌等县,唐武德八年,属吉州废除南平州,而将广兴、东昌、永新并入到了泰和,同时改名为太和县(将泰改为了太)。唐贞观时期,属江南道,开元21年即公元年,吉州属江南西道(此也为江西省名称的一个初始由来),公元年即开宝元年,太和属庐陵郡,后不久复改吉州。五代十国时,太和县隶属当时的南唐所属之地。北宋时,分太和的诚信乡而设万安县,南宋时文天祥抗蒙元,元军曾占领泰和,公元年7月,文天祥收复太和(即为泰和,不是安徽的太和县是江西的泰和)。元朝时,太和县升为了州,属江西行中书省的吉安路所属。明朝建立后于洪武2年即年废除太和州而复名泰和县(重新改太为泰),归属为江西布政使司的吉安府管辖。明末崇祯16年大西军张献忠攻到泰和境内,顺治2年年清军入了泰和城,此后百年间泰和也算是比较太平,直到年咸丰5年才打破了平静,如火如荼的太平军占领了泰和县城,年光绪26年,泰和县有人曾响应义和团焚毁了天主教堂。民国28年即年,日军进攻南昌城,南昌沦陷后,江西省曾将省会临时的迁到了泰和县,年泰和县境内解放,此后泰和数次更迭隶属,最后归辖地级的吉安市管辖。如今泰和县已经申请撤县设立县级市改名为县级的泰和市,希望能够成功。泰和县人才辈出,有史记载的就产生了状元3名,榜眼和探花各4名,进士位,举人更是破千人,明朝的永乐十三年年泰和人陈循中状元,永乐19年年曾鹤龄中了状元,公元年明成化14年泰和人曾彦再次中状元。除此之外编纂了著名的《永乐大典》的明朝人梁潜也是泰和人,明朝时期的五朝元老,内阁首辅与杨荣、杨浦并称“三杨”的明朝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士奇也是泰和人。(文/历史山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