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克清18岁嫁43岁朱德,风雨相伴47年

2023/3/18 来源:不详

年2月的一个晚上,时任红四军军长的朱德正一个人在油灯下思考。突然,毛泽东走了进来,朱德还来不及打招呼,一张报纸就到了眼前。

朱德接过报纸后,眼中瞬间就盈满了泪水,只见报纸上赫然写着“伍若兰在赣州英勇就义”几个大字,凶狠的敌人更是割下她的头颅示众。

伍若兰是朱德的第四任妻子,二人感情非常要好,这个噩耗让一向坚强的朱德落下了眼泪。

伍若兰

毛泽东看着难过的朱德,心情同样沉重,他点燃一根烟缓缓说道:“若兰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女,党的好战士。”

朱德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若兰,我的好妻子!”那声音极其悲壮,也透着革命者的艰辛和不易。

除了朱德外,当伍若兰牺牲的噩耗传开后,许多革命同志也都为之惋惜和痛心,这其中就包括康克清。

康克清

伍若兰是康克清战友和好友,听闻她惨遭敌人杀害后,康克清难过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她也是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干革命就会有牺牲。

自己必须做好不怕牺牲的准备,才能临危不惧,从容地投入到革命事业中。

只是,此时的康克清并不知道,就在伍若兰牺牲后的几个月,自己会成为朱德军长的妻子。

朱德和康克清

康克清原名康桂秀,年出生于江西省万安县罗塘湾的一个穷苦的渔民家庭,因家境过于穷苦,父母被迫无奈只能将她送人。

康克清自幼就热爱劳动,这期间她练就了健康的体魄,而经历了旧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后,她养成了倔强、敢做敢当的性格。

年,康克清的家乡开展农民运动,时年14岁的她不顾养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参加到了革命的队伍中,开始接受新思想教育,并在白色恐怖之下大胆地开展妇女工作。

养父母思想保守,觉得她这样天天闹革命随时都会有危险,于是就想为她找一个婆家,结婚生子去。

朱德和康克清

当养母将这个想法告诉康克清时,她很愤怒,但念及父母的养育之恩,她心平气和地说道:“娘,我的婚事你们不用操心,我自己会做主的。革命的道路我是走定了,谁也阻拦不住”

可是,养母还是背着她定了一门亲事,那日康克清回到家看到媒婆和聘礼后,顿时觉得火冒三丈,她直接将他们赶出家门,并再次跟养母说:“我的事情,不用您们操心。”

从此后,康克清一心扑在革命上。

年,陈毅带着部队来到了罗塘湾,康克清经过几天观察后,发现红军果然不一样,不但不接受老百姓一针一线,还将没收上来的粮食、猪肉等分给了劳苦大众。

就在陈毅即将带着队伍转移时,康克清等几个女同志找到了他,并表达了自己要跟着红军走的决心。

陈毅见她们都是女同志,就说:“当红军,要行军打仗,你们怕吗?”康克清回道:“人总是要死的,为革命而死,总比被人当棵烂白菜踩一辈子要强。”

陈毅表扬康克清讲得好,又看她们眼神坚定,就同意带她们上井冈山,这次选择不但开启了康克清革命道路的新篇章,还让她遇到了牵手一生的革命伴侣朱德。

朱德和康克清

有一天,朱德正一个人在散步,突然被时任红四军的民运股长的曾志叫住,并邀请他到妇女们的住处去转转。

当朱德走进女同志的住处后,女战士们站起来鼓掌欢迎,朱德笑着说:“你们忙你们的,是曾志邀请我过来看看的。”

可是,朱德说完话后女战士们依然不动,而且都有些拘谨,朱德又说:“怎么不说话了,刚才不是说得挺热闹。”

曾志说道:“你是军长,他们怕你。”

朱德摆摆手:“敌人怕我,你们怕我干什么,还不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巴。”

朱德和康克清

朱德幽默风趣,让屋内的气氛顿时放松开了,这时一个女战士说:“朱军长,你真幽默。”

这位女战士就是康克清,朱德看她皮肤有些黑,眼睛却透着青春的光芒,就问道:“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康克清如实回答:“江西万安县罗塘湾,叫康桂秀(康克清本名)。”

之后朱德又问了康克清的年龄,当得知她只有18岁时,不禁竖起大拇指,又问道:“革命就会有牺牲,怕不怕。”

康克清斩钉截铁地回答:“报告军长,怕死就不出来当红军了!”朱德夸奖道:“好,回答得很好嘛。”

朱德和康克清

这就是朱德和康克清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彼时相差23岁的俩人都没有想到,他们会结为夫妻。

在送朱德回去的路上,曾志小心翼翼地问朱德:“朱军长,若兰大姐牺牲了,再给您介绍个女战士吧?”

一听“若兰”两个字,朱德的心突然一沉,陷入了片刻的沉思中,曾志以为自己的话刺痛了他,心里一阵愧疚。

几分钟后,只听朱德轻声说了两个字:“好嘛!”

这个回答让曾志心里有了底,回去后她把身边的女战士都想了一遍,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康克清身上。

朱德和康克清

一天晚饭后,曾志将康克清单独留下,开口就问:“你觉得朱军长怎么样?”

康克清有点迷糊,忙说:“那是军长,我可不敢胡乱评价。”

曾志忙说:“没关系,咱们红军官兵一致,民主平等,对谁都可以讲讲的。你只管说。”

康克清就放开了说:“朱军长人真不错,不但打仗厉害,留过洋,而且还没有官架子。”

谁知,曾志突然问了一句:“那让你和他结婚,你愿不愿意。”

这突来起来的一句话,让康克清不知所措,思索片刻后,她以年龄和资历相差太多,婉言拒绝了曾志的提议。

朱德和康克清

那晚回去后,康克清失眠了,但最后她还是坚定地认为,自己和朱军长不合适,但朱德却并不这么想。

朱德对康克清印象非常好,觉得她会是一个好的革命伴侣。于是,他前后找过康克清几次,将自己的出身、以往的婚事以及革命经历都讲给听,并直言:“我相信我们会从成为很合适的革命伴侣。”

朱德的真诚和坦率,最终打动了康克清。二人于年,在根据地结为夫妻,从此开始了风雨相伴的日子。

康克清是一个有理想和抱负的女子,虽然嫁给了军长,但是在她心里革命工作依然是很重要的。

朱德和康克清

结婚当晚,她就坦诚地对丈夫说:“我有自己的工作,还要抓紧时间学习,希望你在生活上不要指望我很多。”

朱德听后,非但不反对,反而很支持:“你放心干革命,我有警卫员照顾,许多事我自己都能干,生活上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只管努力工作、学习吧!”

虽然康克清如此说,但作为妻子她也会关心丈夫的饮食起居,不过工作忙的时候,她的精力就顾不上了,而朱德也心疼妻子,总是叮嘱她:“我的事情,交给警卫员就可以了,你不要过于操心。”

除此外,在思想、理论和文化以及其他工作上,朱德都给予了康克清许多帮助,这对于提高康克清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最好的夫妻关系,就是携手并进,共同成长,只有势均力敌的婚姻才能长久,否则如果哪一方停止进步或者甘愿当附庸,这样的婚姻迟早会失去平衡。

朱德和康克清

和朱德结婚两年后,康克清经过了组织上的考验,加入了共产党。入党那天,回到家后康克清请教自己的丈夫,虚心地问:“入党后,我应该怎么做呢?”

朱德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妻子:”一句话,凡是对党有利的,就要不怕牺牲自己。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使党受损失。”这段话虽然简短,但康克清却感觉沉甸甸的。

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康克清和朱德都是长征队伍中的一份子,最初夫妻二人每天都可以见面,但康克清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

行军时,她除背负着自己的行李外,有时还帮着体弱的人背负重物,时常挽着三四支步枪前进。

康克清和家人合影

在部队到达多米的夹金山时,康克清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最后只能双手拉着一头骡子的尾巴,跌跌撞撞地前行,虽然举步艰难,但康克清却没有掉队,也没有一句丧气话。

穿越夹金山后,她慷慨激昂地说了一句:“雪山再高,没有红军战士的脚板高;草地再宽,没有红军战士的胸怀宽”。

在长征路途中,康克清不但自己要保证不掉队,她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负责“殿后”,主要是收容掉队的伤员和失散人员。

每次遇到掉队的,康克清都会主动帮助他们背抢,战士们不好意思,可康克清却坚持帮他们分担。

战士们看女同志都这样能吃苦耐劳,都受到了鼓舞,也纷纷打起精神,许多掉队的战士都像被打了鸡血一样,开始拼命追赶前面的队伍。

浦安修、邓颖超和康克清合影

康克清如此吃苦耐劳,完全没有官太太的架子,为此她也受到了同志们的尊敬,成为人人称赞的对象。

然而,过于的劳累还是为康克清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在第三次翻阅雪山的时候,她的身体承受不住了,一度高烧40度,十分危险。

等朱德见到妻子时,她脸色蜡黄,人也瘦了一圈,想到和自己结婚后,妻子非但没有享福,反而还如此辛苦,他就心疼不已。

当时,有人竟然要将康克清“扔给老乡”,在那个时期,如果脱离队伍,不但断送了革命道路,甚至生命也会受到威胁。

朱德知道后,非常的气愤,只扔下一句话:“必须让她跟着队伍走。”

就这样,康克清被抬上了担架,虽然她不想给组织添麻烦,可是身体却不停使唤,只能任由战士们抬着,但她心里却有一个信念,就是“赶紧好起来”。

这期间,只要有空儿,朱德就会亲自过来探望妻子,并询问她身体如何,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朱德的爱和关怀给康克清带来了莫大的慰藉。

雪山虽冷,但她的心是暖的。经历了这次生与死的考验后,康克清对丈夫的爱和感情更加深厚了,同时她对革命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熬过了最难走的长征路,康克清跟随丈夫和部队终于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康克清也是红军中少有的走过长征路的女同志,她的顽强和坚韧,犹如青山松柏,这也是共产党人最高贵的品质。

康克清和家人合影

抗战时期,康克清担任晋东南妇女救国会名誉主任、解放区战时儿童保育会代主任,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发动群众成立了妇救会和妇女自卫队….

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康克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不愧是党的忠贞女战士。

建国后,虽然贵为元帅夫人,但康克清也从来没有清闲过,她依然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同时,她和丈夫的感情也让人十分羡慕,可以说他们不仅是彼此最重要的生活伴侣,更是革命道路上的最佳伴侣,风雨同舟,走过了47载的悠悠岁月。

康克清

年7月6日,朱德总司令因病去世,那颗跳动了近90年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他永远地离开了自己忠爱的祖国,更是和自己心爱的妻子、亲人儿女诀别了。

丈夫的去世,让康克清难过了很多很久,和丈夫相处的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一直深深地印刻在她的心里、脑海里。

从朱德总司令去世后,每年的清明节康克清都会带着孙儿们来到八宝山为丈夫祭扫,这一坚持就是整整15年。

到了年的清明节,康克清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在病重期间她更加思念自己的的伴侣和亲密战友朱德,可是这一次她没有办法为他祭扫了。

孙儿们带着奶奶的嘱托以及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来到八宝山祭扫,这也是朱德去世16年来,康克清第一次不能亲自去去给丈夫扫墓,也是最后一次。

年4月22日,康克清同志因病去世,终年81岁,临终前康老用虚弱的声音说:“我什么都不要!”

这简单的六个字,也体现了康克清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和质朴。在去世前,康克清还在关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她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忠爱的党和祖国,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这年,距离朱德去世整整16年,在另一个世界,这对革命伴侣终于可以:久别重逢,再续前缘!

——本文完结,感谢您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