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河村庄大典城律村
2022/6/4 来源:不详北京医院治疗酒渣鼻 https://m-mip.39.net/fk/mipso_8598818.html
城律村
位于高密城以南20公里、区管委会东1公里处。村东紧靠胶州宋戈庄村;村西临胶河,河西岸与李家营村相连;村南跨过利民桥与葛家庙子村相连;村北经胶王公路与祝家庄村相邻。
村落东西米左右,南北米左右,聚落呈长方形。
村北米是胶王公路,东西走向,年铺设了沥青,交通便利。
清初全县实行四隅六乡制,属久敬乡城律社;清中叶全县实行城隅九乡制,属久敬乡城律社;清季全县改设十一区制,民国十八年改设十区制,属第十区城律镇;年至年先后属道乡区、高密县第十五区、城律区;年至年属先锋人民公社、城律人民公社、李家营人民公社;年“社改乡”后,属李家营镇;年,属胶河生态发展区(胶河社区)至今。
建国初期,该村是城律公社驻地,20世纪50年代末,公社机关迁往李家营,仍称城律公社。20世纪80年代,由城律公社改为李家营镇。
现有耕地亩,户,人;有王、李、张、苗、赵、杨、高、刘、路、孙、姜、邹、徐等姓,王姓为本村大姓。
该村坐落于半丘岭地区,可耕地围布村落四周,以沙性地居多。村东和村东南地势较高属岭地,称为东岭;村北和村西为平原。水流自东向西后,在村西河道中由南转向北。
自古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近年来小麦,玉米亩产量近千斤,花生斤左右。年后村民开始大量种植土豆,部分村民种植大姜、芋头。
20世纪70年代,大搞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改治村东岭地,修成了梯田,粮食亩产剧增。村西清理胶河河道,挖大口井20余眼,抗旱排涝能力大增。
年城律村曾建成扬水站一座,灌溉面积达亩。
今村西河畔、路边栽植杨树,村北公路边栽植了国槐等,形成了绿化带。
农历每月的逢一排六为村大集。今村北有百货批发部10余家,大药房2家,木器厂1处,面粉厂1处,毛巾厂1处,工艺品厂2家,饭店多家,大型加油站1座,另有家电专卖、家具饰品、维修以及各种商铺50多家。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开始从事建筑、运输、手工业等行业,拓宽了致富渠道。20世纪80年代初,村委在济青公路近处开办福利厂一处,安置20多名残疾人就业。现福利厂改制更名为富成工艺品厂,安置劳动力近人。
年始通电,并逐步普及全村。今村内有4处变压变电室。年,高密电信在村北安装了程控电话交换机房及配套设施1处。年11月全村安装了自来水,村民吃上了放心水。
清末,村内设有私塾;年8月,王东、赵一鹤创办久敬区县立 两等小学;年开办学校1处。今村内小学合并于祝家庄村小学,初中合并于李家营中心中学,村内只留幼儿园1处。
晚清民国时期,村有药铺诊所二处:王子平所办“育生堂”、王子厚所办“瑞和堂”,医者数人,以内科闻名遐迩,皆于年公私合营时停办。
年,清宣统二年,大年除夕,城律一带降暴雨和冰雹,水深没膝。
年,双羊、拒城河、城律等处降雹,毁庄稼0.45万亩。年八月,城律、夏庄、大牟家等处降冰雹,毁庄稼8万亩。
村内有8人参加 ,3人牺牲。
建国前,为维护治安,村四周设有高大的围墙,东西南北各有大门一处。
村西南角原有庙宇一座,“文革”期间遭到破坏,今已无从考证。
清顺治以来,城律村英才辈出,该村王氏家族为高密、胶州、诸城一带有名的书香门第。
王文煌字自昭,官至知县。此王氏于明成化、弘治间,由平度州(今山东省平度市)南龙王官庄社王家庄迁高密南乡城律。历三世,至王文煌曾祖王九臣,在兄弟四人中居长,字震岗,平度州庠生;二弟王九卿、三弟王九相,亦为诸生。王文煌祖父王诰命,字凤章,儒士。父王翰,字垣东,增生,有七子,王文煌最幼。
王文煌于清顺治十四年丁酉科中举人。十八年辛丑科会试成贡士。登第三甲第名。不久授官景宁县(今景宁畲族自治县)知县。后以病由此归里。百姓手把车辕相送。送行者遮道,达数千人。文煌卒后葬菜园东北。
王文煌有二子:长子王庄,字端子,号莅斋,康熙二十三年(公元年)岁贡,曾任滕县(今山东省滕州市)训导。次子王董,字孚子,岁贡。历任山东高苑(治今博兴高苑镇)、嘉祥县训导。
王清栋进士官至知县。王清栋是礼部侍郎王飏昌曾孙。其祖父王瑄,廪贡生。父王立经,增生。二伯父王立常,进士。乾隆六年辛酉科中举人。十年乙丑科会试,一举中第。廷试后,取第二甲90名中的第81名进士。
成进士后,授万安县知县。于此任后,再未出仕,其余,史料无征。
王清栋有六子:次子王宁庙,字坤舆,乾隆四十五年(公元年)岁贡,曾任山东临淄县(今属淄博市)训导。四子王宁宓(字慎余)之幼子王功后,字弗矜,号复斋,又号懒云,工诗,善书,通琴理,尤精绘画。其书画好摹高风翰,花卉、山水、人物画俱很精道。蒋宝龄《墨林今话》评其山水画得“荒率趣”。当他还在青年时,家道衰落。功后只得以笔墨为生涯,四方交游。李诒璠有诗《赠王弗矜》,为此时写照:
卓庵先生发如丝,守夜无犬晨无鸡。
经年布袍拥空馆,桂栌食尽空忍饥。
世无玉川谁共语,短章聊作寒蝉嘶。
昨夜城中三尺雪,北风凛冽人踪稀。
我急扫径走相望,迎门笑示成新诗。
弗矜性情亦如此,等闲眉肯向人低。
他年若作高士传,一在城南一在西。
后徙居胶州城北柳塘,辟室竹林中,日操琴习静。著有《复斋诗稿》、《弗矜吟草》等。其《题单书田先生东征记》,可见其诗风格之一斑:
何曾伤落魄,岂是感升沉?
备述艰难事,中藏耿介心。
山深昼逢虎,林冻夜无禽。
若遣孤人读,偏教泪湿襟。
王青箱官至知县。曾祖王文煜,增生,系进士王文煌五哥。祖父王埅,父王曰钦,俱为岁贡。王青箱在兄弟四人中居三。于雍正十三年(公元年)乙卯科山东乡试中举人。乾隆四年己未科会试中式,殿试后,王青箱取第三甲第名,授官汤溪县(今入金华县)知县。青箱于此任后,情况不详。
王青箱族叔王庭侯,拔贡,曾任山东蒙阴县教谕。品学为士林推重。
王庭侯(生年不详),字绍公,号晴壑,清代高密城律人。康熙戊寅拔贡,曾任蒙阴县教谕,尤以品学兼优为士林推重。工诗、善书。诗载《山左诗续钞》。书法颜鲁公、怀素。乾隆帝游泰山,见其所书屏幅,称其摹颜书能得其神骨,推崇备至,一时书名大盛。
王学耕诸生。
王薪诸生。
王联璧进士,终官知府(四品黄堂)。字縨枝,又字星瑞,号蓝生,祖籍城律,家居高密县城(今密水街道)。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年)。其祖父王学耕,父王薪,字子传,号雪樵,为人浑厚仁慈,急人之急,“虽千金无所惜”,晚年补太学生。然而他“放情于酒”,致使家贫。父、祖的这一切经历,深深地陶冶着王联璧。
王联璧以诸生于同治九年(公元年)应山东乡试成举人后,只能以教书度日,勤朴俭约,将所得收入供老父及其他家人生活所需。其父卒后,于光绪三年(公元年)赴会试考中进士。
王联璧入仕途,钦点主事,签分刑部,历本部江苏司主稿、提牢厅坐办、奉天司主事,进贵州司员外郎,在刑部一直任至直隶司郎中。他在刑部,负责过办理文牍工作,担负过日常工作事务。乍入仕途,即分司如此繁务,可证其任事能力之强。光绪十年(公元年),曾随钦差孙毓汶、乌拉布查办河南、安徽等省要案,被两大臣倚为左右手。他在刑部任职时,注重的是理案力避冤枉。
在任刑部员外郎时考取御史,先奉旨记名,后授浙江道监察御史。曾被派往稽查兴平仓要务。兴平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位于咸阳市西、渭河平原中部的渭河北岸,自古盛产小麦、谷子、高粱,时为重要粮仓之一。还曾弹劾封疆大吏讳盗之罪,直声震一时。
光绪十八年(公元年)五月,授遵义府知府。遵义府(治今遵义市)位于今贵州省北部,早年为播州土司地,元代于此设播州宣慰司,隶属四川。明代平播州,废土司,建遵义府。遵义一词。语出《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清代雍正时改隶贵州省。王联璧在遵义任知府7年,大计卓异。“大计”,系清代对官员考核的名称,亦称考察。分京察和外察。外察对地方官3年一察,按官员的工作作风、态度等情况,分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疲、不谨8类,以听候处理。“卓异”为才能出众,不在处理之内,而是应晋升。彼时官员需候缺,不一定有位子。王联璧于光绪二十五年(公元年)得署理贵阳府(治今贵州省贵阳市)知府。莅任后的第二年,值贵阳早荒,有饥民万余积于知府衙门前,“情势汹汹”。上官欲派兵强制解散,王联璧以为那非是恤民之道,且必酿成巨变,力主赈恤,并请亲躬其事。
王联璧在督理此事时,常常数日目不交睫,51岁的他因心力交瘁,以致须发皆白。历3个多月,事方平。自是因劳致疾。
在贵阳3年后的光绪二十九年(公元年)秋,王联璧赴吏部引见,奉旨以道员在任候补回省。之后补黎平府(治今贵州省黎平县)知府,钦加盐运使衔,诰授通议大夫,晋通奉大夫。
黎平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黔、湘、桂3省交界,府境多山川,战略地位重要,治理较难。他自在贵阳赈灾致疾,一直未愈,体羸弱,又继续劳瘁,未得到将养,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年)卒于黎平任所,时年60岁。次年灵柩归里,八月归葬。
王联璧在任知府达17年之久,虽得“钦加盐运使”衔,未得实任。他所任知府皆边疆要缺,足证是一 官员。而他在任关心的是百姓疾苦,除弊兴利,痛抑豪恶,政声甚著,且为大吏所倚重。李泰运为之撰写之《墓志铭》对其之评价并不过分——“惟李日知,刑曹不离。囚无生理,日知求之,寇准重望。不在中书,朝廷无事,锁钥边区。公之仕途兮,是曰筝鍃;公之才望兮,莫与比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