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年历史全国最长木拱廊桥被焚毁文物古建

2023/4/22 来源:不详

本文转自:津云

8月6日晚,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的万安桥失火,大火造成万安桥桥体烧毁坍塌。万安桥距今已有超过年的历史,始建于北宋,清康熙四十七年遭火焚,乾隆七年重建。目前,古桥已经烧得只剩骨架,基本坍塌。

大约20分钟整座桥被烧毁

现场视频显示,桥体被大火覆盖,火星四溅,被大火烧掉的木屑不断向下掉落。

记者致电长桥村村委,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6日晚9点多,他看到了村里的万安桥着火,大火很快就把整座桥烧垮。“看到大火后,村里组织人员去灭火,但是因为整座桥除了底座,都是木质结构,并且风也比较大,大火烧得很快,救援人员根本无法靠前。”该村干部说,大约20分钟整座桥就被烧毁了,只抢救回来十多米的桥头。现在公安、消防已介入调查。

“村子里的人从小就从万安桥上通行,万安桥是我们的主要过河方式。两岸来往,大家都是走这座桥,桥的一边还有学校。”长桥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儿时基本把桥当儿童乐园,没想到就这样没了,好难过,看着烧了,无能为力。

该村民表示,看见大桥着火后,附近的村民都从家里提着水桶和水盆都跑去灭火,但桥还是被烧毁了,大家心里都很难受,万安桥是村子里所有人的记忆。

“万安桥上并未设有香火,现在大家都怀疑是有人在桥上用火,不小心引燃的木桥。”该村民说,现在万安桥附近已经被封锁。现场有公安、消防等部门正在调查事故原因。

屏南县通报称,8月6日21时10分左右,接群众报警,屏南县长桥镇万安桥失火。接警后,当地政府组织救援力量奔赴现场处置。火灾具体原因正在进行调查中。下一步,屏南县将对火灾情况进行评估,并全力做好修缮等后续工作。

屏南县官方表示,将把此次火灾原因调查和保护与修复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坚持“快侦快破”,第一时间查明火灾原因,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同时启动万安桥修复工作,目前已初步拟定修复方案,将按程序向上审批。

全国木拱廊桥之最曾有百万保险

万安桥位于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原名“龙江公济桥”,后改称“彩虹桥”,万安桥是现名。据《玉田志略》记载,该桥宋代始建。清康熙四十七年()曾遭火焚,清乾隆七年()、民国二十一年()两次重建。

万安桥不仅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年历史),长度还是全国木拱廊桥之最。该桥全长98.2米,五墩六孔。以杉木为料,每孔两端用九根圆木、三根黄串梁与八根圆木、四根黄串梁相贯成拱,其上横铺木板为桥面。桥上建廊屋38间,两旁设桥椅,构造合理巧妙。作为国内现存最长的贯木拱廊屋桥,万安桥在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科学技术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万安桥正中桥墩上有一嵌入桥墩的石碑。桥东端有10级石阶,桥西端有36级石阶,桥屋内檐下有13幅楹联。桥西北建有重檐桥亭。穿斗式梁架飞檐走梭,顶盖双披青瓦,工艺堪称巧夺天工,气势雄伟,古朴端庄。作为全国最长的古廊桥,万安桥于年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万安桥年10月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3月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5月25日作为“闽东北廊桥”之一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7月27日,福建屏南县曾举办“廊桥文化遗产保护司法协作暨屏南县古廊桥文物保险签约仪式”。为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木拱廊桥“万安桥”“千乘桥”“百祥桥”办理文物(不可移动)保护保险,总保险金额达万元,填补了宁德市古廊桥文物投保工作的空白,在该省尚属首例。

记者了解到,屏南县古廊桥文物保险保护协议,在保险期内,因火灾、爆炸、雷击、暴雨、洪水等原因造成廊桥毁损,对由此产生的修复费用或原址重建费用,由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赔偿。每座桥投保金额为万元人民币,有效期限一年。而现在万安桥被烧毁,不知保险是否续签或如何赔付。

修缮过程中未安装“三防”系统

近年来著名古镇、古村落发生火灾的情况经常出现。频繁发生的古建筑火灾事件对木建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警示。

“万安桥遭焚毁,从文物上看自然是极心痛之事,在技艺传承上却并非不能恢复。万安桥在年的时候经过一次修缮,这对于今后的复原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威说,但让人遗憾的事,即使万安桥将来复原后,因为材料等方面原因,也会和之前有些不同,最明显的就是没有了历史的沧桑感。

“我也咨询了年修缮万安桥的工作人员,在万安桥之前的修缮的过程中,并没有安装‘三防系统’。”张威说,现在对一些古建筑修缮时,大都会进行安防、消防、防雷的设计,对于古建筑的保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木材本来就是干燥且易燃的材料,因此木结构建筑一直存在如何防火的问题。”张威表示,现在木结构古建火灾频发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在于其建筑材料的特性。

古建筑中的各种木材构件,具有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耐火等级低。而古建筑的平均木材量为每平方米使用1立方米木材,现代建筑则要求每平方米不超过20千克木材的火灾负荷量。由此换算,木构古建的平均火灾负荷量是现代建筑的33倍。

“单体建筑中如此大的木材用量,要是放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甚至是无法达到消防规范要求的。”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研究员王世仁说,根据相关研究古建筑用木材做成的柱子和梁架等主体结构在发生火灾时的燃烧速度为每分钟2厘米。由此推算,木构建筑在起火以后,如果在15-20分钟内得不到有效灭火,即会出现大面积燃烧,温度高达-0摄氏度。

房屋结构方面,由于其屋顶结构严实紧密,屋顶内部的烟热不易散发,温度极容易积聚。建筑布局时,古人往往注意其艺术效果,而很少考虑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古代建筑的这些特点使得一旦出现火情,燃烧速度会非常之快,而且容易出现连片燃烧。”王世仁说,这就是古建保护领域常说的“轰燃”现象。

“古建筑没有现代建筑的消防规范和应用,在这些方面是需要作一些补救措施的。”张威说,因为这种消防改造需要很大的投资,在具体实践当中往往无法快速普及,希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和投入来补全这方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