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一场30公里长的保灌接力
2024/10/22 来源:不详中科爱心救助 https://m.39.net/disease/a_6259310.html
本文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南昌9月19日电题:一场30公里长的保灌接力
新华社记者贾伊宁、熊家林
直到19日上午,肖仁丙的兴奋劲还没有消退,看着村里的稻田,他仿佛听到水稻“咕噜”“咕噜”喝水的声音,心里很痛快。
18日晚11时许,江西万安窑头镇流芳村,数点光亮划破夜色,肖仁丙和几个村干部、村民为引水打着手电筒翘首期盼。
“水来了!”随着一声欢呼,被照亮的水渠里,水流汩汩涌来、盈满渠道。从肖仁丙等人身边涌过,流向村中的稻田。
肖仁丙是流芳村党总支书记,近期的旱情让他着急上火,大伙一直为找水、引水想办法。自12日8时芦源水库开闸放水起,经过近7天的“接力”行进,水流总长约30公里,终于抵达这趟旅程的终点站——流芳村。
在确定水库引水18日晚将引到流芳村,村干部和村民下午6时就前往干渠卡口“接水”。大家埋头苦干几小时,通过关水闸、堆沙袋等方式将各卡口分流的水汇聚到干渠中,让水流集中起来,尽快抵达村里。
“村里用于灌溉的70多座山塘水库大多干涸,近千亩水稻受到旱情影响。受旱严重时,水稻叶片卷曲发黄,零星长出的稻穗都是干瘪的。”肖仁丙说,乡亲们都盼着干渠水早点来。如今,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旱情之下,一渠系人心。芦源水库的水流出总干渠后,经由南、北两干渠分别前往两灌区的11个村庄。村村都盼水,怎么引,难!
村民们犯愁,从约30公里外引水,如果上游村庄保农田又保山塘水库,留给下游的水就不多了。
稻田等不得,引水慢不得。县水利部门协调,上游村民最终一致决定,只保农田,要让各村“老表”都有水用。
窑头镇潭口村村干部罗福泉告诉记者,为了防止干渠跑水漏水,各村轮流派人24小时值守卡口。下游盼水心切,在上游的“老表”时常用手机“隔空”播报水流进展。在干渠这条不同寻常的“跑道”上,引水用水的“接力棒”有序传递。
潭口村16日晚11时接到了干渠水。经过两天多的水流沁润,村中的亩稻田从“垂头丧气”变得挺拔。罗福泉高兴地说:“在大家齐心协力下,荒废了几十年的水渠又派上了用场!”
原来,前些年因就近有水源,干渠几乎不用。万安县水利局局长刘武介绍,县水利局于6月组织了险工险段处理及清淤工作,8月初旱情持续加重,镇村干部和群众进行清淤通水。目前芦源水库已开展三轮放水,每轮放水万立方米左右,可覆盖2.29万亩受旱水稻。
记者沿渠穿过树林,见到一片碧绿水塘,几只鸭子正在水中嬉戏。约一米深的水塘里,养殖着草鱼、鳙鱼、鲤鱼等两万条鱼——这是潭口村56岁脱贫户罗春云的鱼塘。种田少、妻子住院,他今年的希望全寄托在鱼塘。
罗春云说,受旱情影响,别的鱼塘干得只剩三四十厘米深,幸好这个鱼塘紧邻干渠,在确保下游生产用水的前提下,引入了一些干渠水,塘里的鱼才能保住。
“在这场30公里的超长接力中‘老表’们互相理解、有商有量、共渡难关。”刘武说,“要想赢得‘丰收’的接力赛,每一棒都要跑得又稳又好,大家齐心就能让每一分耕耘都能结出丰硕果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