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万安山史话浅说万安山

2023/4/25 来源:不详

                            

万安山位于洛阳市市区东南部,是偃师区与登封市、伊川县的界山。整体山势呈东西走向,西自宜阳县的寿安山,过伊阙,并大石山、半石山,东至中岳嵩山西端断裂处的唐窑,绵延百里,最高处海拔.3米。其山势突兀,险峻挺拔,山上多嶙峋怪石,有的如刀削斧劈,有的如斜生的笋尖,“芙蓉乱捶山之坞,千枝玉笋难为数”,“怪石林立,如千队万骑,危檐邃窟,若九陌三条”。旧时洛阳八小景中的“石林雪霁”,乃冬季雪后转晴,山巅银装素裹,石林一派皑皑,在阳光照射下绚烂夺目的别致景色。洛阳市区兴建洛浦公园,摆放的景观石几乎都是从万安山北麓的苇园村河沟里运出的,原洛阳师范学院安乐校区门前的景观石——万安石,即产于万安山。

万安山伊滨段西接龙门东山,东至寇店镇五龙村东界,南与伊川为邻。万安山为石质山体,东高西低。南坡较陡,山体浅薄。中段石壁矗立,尤为峻拔。北坡较缓,多处派生岭丘,山峦连麓,涧水涌出,宜林宜牧。该山蕴藏有丰富的石灰岩,还有白云岩、石英岩、钾长石,花岗岩中的菊花青、云里梅,为世界罕见的石材品种。山体主要由震旦纪石英岩和寒武纪、奥陶纪石灰岩组成。树木多为柏树、橡树、杨树、松树等,灌木类主要以酸枣、荆条为主,草本植物主要有黄白草、野菊花等。域内植被覆盖率达到85%,自然生态环境较好。

万安山久负盛名。西汉的《遁甲开山图》称其为“大石岭”。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设置八关之一——大谷关,是汉魏时期守护京都洛阳的重要关隘。魏武帝玉泉寺伐梨泣血、魏文帝大石山狩猎,“孙礼投虎”、“文帝射鹿”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魏明帝景初年间营造圜丘以祭天,今有遗址尚存。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曹爽从魏主芳到高平陵祭祀,司马懿因之诛爽,此所谓“高平陵事件”,因此使曹魏失国,天下归晋。晋惠帝使校尉陈总、仲元请雨,“总尽除小祀,惟存大石而祈之,七日大雨”。北魏时期开凿的水泉石窟是可以媲美龙门石窟的石刻艺术瑰宝。北魏孝武帝于永熙三年()西迁关中,散骑常侍裴宽不附高氏,曾逃于大石岭隐避。万安山下有司马光独乐园,《资治通鉴》在此成书。欧阳修曾言《九僧诗集》已亡佚,司马光却在隐居万安山的好友闵交如住处发现……太多太多的故事,承载着万安山的丰厚历史。

万安山是座文化山。东部有大谷关、水泉石窟等名胜古迹;西部山腰丰富的石灰岩,孕育出闻名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刘井石刻”。山顶有西祖师庙、朝阳洞、磨针宫、白龙王庙、玉泉寺等庙宇,香火不断;东汉马融,魏曹丕、曹植,唐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张说、韩愈、陈子昂,宋欧阳修、司马光等官宦名家、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写下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文章。太多太多的遗存,彰显着万安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洞观寺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除了自然存在的“洞”,人们赋予它神灵的因素外,其他类型当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而是有其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它起源于遥远原始的自然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理性的认知,有些信仰崇拜被人们遗落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些信仰崇拜伴随着传统的民族文化生活传承下来,并融合外来宗教信仰,显现出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早期寺庙数量最多的要属土地庙、关公庙、天齐庙、玉皇庙、玄帝庙、三官庙、观音庙等,另外还有奶奶庙、娘娘庙、山神庙、龙王庙、华佗庙、火神庙、财神庙等。它们大多是宗教信仰与民俗传统结合的产物,神、鬼皆拜,佛、道并举;它们相互渗透融合、吸纳变异。总之是为我所用,没有了早期的死板和严谨,实行的是“拿来主义”,从而表现为神鬼同门、众神齐聚、一神多管、门类众多的现象。人们之所以要建观造庙,是因为需要世俗化的拜祭场所。

万安山最为显赫的就是祖师庙和白龙王庙,它们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传说。首先是白龙王庙。自古以来,华夏的农耕文明,诸多的民俗文化事象都是由农业生产活动生发出来的。农业是国之根本,是民生之基础。在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广大百姓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农业活动几乎全部取决于外部的自然环境,因而民众对大自然的崇拜由来已久。对于农业而言,雨水乃是最为突出的一个外部因素,无论是多雨成涝还是少雨成旱,都会对粮食生产以及百姓生活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传统的民间信仰中,河神、水神、龙王以及其他司雨之神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佛教的传入,舶来的龙王与土生土长的道家水神经过碰撞和融合,使得龙王拥有了掌管风雨河海的神权,从而为万民所崇拜信奉,以满足百姓对“风调雨顺”的心理诉求。

对龙王的信仰,在万安山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且表现为“白龙王”这一极具当地特色的信仰形象。万安山白龙潭的由来以及当地流传甚广的白龙王传说和白龙王后代许氏家族的族谱记载,构成了白龙王信仰自成一套的完整的神灵信仰体系,也为白龙王信仰在历史上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清晰翔实、有迹可循的脉络。

笔者家居万安山脚下,从小对白龙王的传说耳濡目染,对白龙王信仰的兴盛、流变也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社会调查,走进许氏家族祠堂,我们对万安山一带的白龙王神话故事进行了完善并作系统记述,使万安山古老的传统文化得以传延。

其次是祖师庙。“祖师”本属于民俗学的研究范畴,是一个学术流派、宗教派别或各行各业的创始人,或是对一个行业的形成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行业祖师崇拜是民间文化的一个分支,过去各行业都很重视,视其为本行业的保护神。民间有“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的说法。祖师爷们都是些很有名望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开创、扶持过本行业。如酿酒业的祖师爷杜康,凡酒坊、酒馆、酒家均尊奉杜康为祖师。杜康即少康,为夏代的第六位君主。《说文解字》称“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又传大禹曾命“仪狄造酒”,有的地方亦尊仪狄为酒业的祖师。相传大禹时,帝女为进献品,而令仪狄造酒,其味甘美,甚得禹帝赞赏,因而蔚成造酒之风气。

酸梅汤业的祖师爷是朱元璋。在老北京,贩卖酸梅汤的都供奉朱元璋为祖师爷,其理由就是:酸梅汤是朱元璋发明的。相传,元末湖北荆襄一带闹瘟疫。当时朱元璋以卖乌梅为生,当他卖到襄阳时,正赶上瘟疫流行,朱元璋自己也被传染,病倒在旅店。朱元璋去旅店取乌梅,闻到了乌梅的酸气,马上就有了精神。然后朱元璋又煮了些乌梅汁来喝,病竟然好了。朱元璋知道乌梅汁可以治病后便广为销售,迅速富裕起来,为日后起兵反元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在很多专门卖酸梅汤的小店里还能看到朱元璋的画像,并且定期都要上供祭拜。

有些行业的祖师爷则是后人强行安上去的。有的几个行业共用一个祖师爷,像典当业、算命业、香烛业、桑蚕业、丝织业、糕点业都是以关羽作为祖师爷,同酸梅汤业一样,北京烤鸭店也将朱元璋奉为祖师爷;有的则是一个行业有好几个祖师爷,像盐业就有管仲、蚩尤、张飞、炎帝、鲁班等。而万安山祖师庙所供奉的主神,乃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真武大帝为道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是中国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镇守北方天界之神,中国民间尊称他为“玄天上帝、玄帝”等。至于改为“真武帝”,则是唐玄宗时代,为了避讳“玄宗”之“玄”而为之。

万安山一带除祖师、白龙王的传说外,还有“王莽撵刘秀”的传说。王莽撵刘秀的传说在伊滨域内不胜枚举,仅村名就有“提驾庄”“雾驾窑”“宿驾窑”“申明”“干村”“金马沟”等,其他地名还有“扳倒井”“鸡沟”等。刘秀虽然被王莽追杀不止,性命难保,但在走投无路之时,天帮忙,石援助,马抬蹄,蜘蛛结网,鸡鸣延时。这些传说故事,内容都反映了正义者昌、不义者亡这个规律,向人们揭示了一个真理——正义者必胜。

万安山乃“万安”之“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万安山域内更有曹魏高平陵等皇陵,帝王安葬于万安山,化作春泥,世世代代守护着万安山,为万安山人民祈福!

在以洛阳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漫长历史时期,邙山一带被认为是死后长眠的理想之地,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之说,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6代共计24座帝王陵墓及其陪葬墓群,在此交错毗连。晋人陶渊明诗云“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故而邙山之上古墓众多,“几无卧牛之地”。唐宋两代,洛阳分别被称为东都和西京,作为政治副中心,贤达荟萃,出现了许多辉映中国历史星空的人物。到了唐代,北邙已无处可安身,唐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于是朝廷重臣开始把万安山作为长眠佳地。

范园这块风水宝地,北依万安,南抱曲水,东望嵩岳,西连伊阙,地势平坦,气聚风藏。到了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及其后代的墓园。此外在这附近,还有姚、张、裴、李、崔、卢、苏等7个大家族的墓地。文物专家根据此地出土的众多墓志,结合大量古文献考证,在这8个大家族中,有数十位宰相和一大批朝廷重臣。万安山山顶公园有景点曰“凭栏仰圣”,所“仰”之“圣”,宰相级的人物有姚崇、张说、张锡、裴遵庆及其曾孙裴枢,范仲淹及其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等8位。另根据唐宋宰相苏颋、卢商、卢承庆、崔慎由、崔从、苏易简等人祖辈或子孙的出土墓志推断,这几个宰相之墓也应存在于此。至于其他官宦贤达之墓则更多。

万安山“万安”之名,始于唐代。《河南省志地名志》载,因唐玄奘曾夜宿卧牛石处,安然无恙,得名“万安山”。据传,玄奘西天取经回归东土后,曾想前往少林寺译经。玄奘曾途经此地并夜宿卧牛石处,安然无恙,遂称其山为万安山。还有传说,武则天伴唐高宗多次到嵩山游幸,途经万安山南麓和北麓,都很安全,因而为该山赐名万安山。自发现并命名以来,这一名称沿用至今。总之,万安山自唐始,因“万安”而“万安”。

万安山与大谷关密不可分。大谷关史称“通谷”,其东为东万安山,又称半石山;其西为西万安山,又称大石山。西万安山主峰之阳有黄华山。东麓各种大石、奇石遍布,古称大石山、大石岭、大石岩,又称石林,现名称基本废弃不用。西万安山主峰之阴有玉泉山、委粟山,西万安山之西则是香山。大石山、黄华山、香山、玉泉山、委粟山皆西万安山支脉。

万安山名称繁多。西万安山旧称“玉泉山”,是因为濯龙祠东邻有一座玉泉寺。唐高宗时期,中国禅宗北派的开创者神秀禅师曾在此开山授徒,弘扬渐悟禅法。武则天慕神秀盛名,曾把他迎进洛阳宫中。唐中宗即位后,神秀更受尊崇,成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圆寂后,被加封为“大通神秀禅师”。为纪念神秀禅师,“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敕命汾阳郡王郭子仪在神秀讲经处重建玉泉寺。唐代的一行和尚,又称大慧禅师,俗姓张,7—8世纪名僧,曾在玉泉寺随悟真修习律宗佛教,造《摄调伏藏》,并自加注解。善无畏大师入唐后,唐玄宗召请一行入京。一行应召入长安,从事天文、历法工作,成为唐朝的大天文学家。

万安山被称为“洛阳山”,来自曹植的诗《送应氏二首(其一)》:“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诗中的“洛阳山”,即指万安山。“洛阳山”之名现在已不用。

在当地,万安山还有许多名字。首先是“万鞍山”,万安山自东至西,绵延几十千米的山脉,起起伏伏,形似一副副相连的马鞍,所以过去人们称它“万鞍山”。其次是“北金顶、小金顶、小南顶”。明成祖朱棣崇信真武大帝,即位后,在武当山大兴土木,极尽奢华,把武当山打造成了皇室家庙,金顶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人们到武当山敬神祈福,称作“朝南顶”。稍后,万安山主峰也修了祖师庙,与武当山金顶相对而言,万安山被称为“北金顶”,附近的人们通常称它“小金顶”,而李村人则喜欢叫它“小南顶”。再者,偃师区大口镇境内的青罗山也有祖师庙,初创于明嘉靖五年(),叫东祖师山。为与之区别,小南顶又叫“西祖师山”。小南顶祖师庙初创于明永乐十七年(),因与唐僧师徒荡妖平魔有关,又名荡魔观,现存最早的重建碑刻为明隆庆六年()仲春所立,叙述了武当山八宫和万安山祖师庙同时建醮一事,赐进士第中宪大夫知池州府事前刑部四川清吏司郎中阳文川、吕孔良撰文。现有“峻极于天”“位尊无极”两块匾额仍悬于武当山南岩宫石殿内。

还有俗称“南山”、“西山”,这是当地人根据万安山所处方位的一种最通俗的叫法。万安山北麓居住的村民,称万安山为“南山”,而居住于万安山东麓的水泉村一带的群众则称万安山为“西山”。司马光《客中初夏》有“南山当户转分明”诗句,“南山”即指万安山。独乐园内筑有望山台,司马光所“望”之“山”,即万安山。当地有俗谚“南(西)山戴帽,长工睡觉”,即说万安山罩了浓雾,就预示着天将下雨,可以不用下地干活了。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和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万安山更是从睡梦中苏醒。年,洛阳市加快发展步伐,成立伊洛工业园区,进而形成伊滨产业集聚区,并着力扩大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自年,沿万安山一带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开始发展沟域经济。西自诸葛镇倒盏村,东至寇店镇水泉村,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万安山山顶公园、倒盏民俗文化村、万安山亲子乐园、国际郁金香花海、七彩大峡谷、万安山野生动物欢乐世界、万安山高山牧场、舜耕智慧田园等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引来周边无数游客观光旅游。随着年大谷关项目开发、客家之源纪念馆的破土动工,整个万安山更显出勃勃生机。

万安山是洛阳的后花园,是洛阳人民的福地,我们期待它的未来愈来愈好!

编辑

刘璐总编

张晓晨

原标题:《《万安山史话》——浅说万安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